有没有尾盘选股的app?我的3年实操心得

发布时间:2025-10-14 10:32:31 来源: 财金股小编

作为一个盯了五年盘的散户,尾盘半小时一直是我又爱又恨的时段。说爱,是因为这时候股价波动相对集中,偶尔能抓到日内的小机会;说恨,是因为以前每次选股都像打仗——下班路上用手机刷K线,回家后排版MACD和KDJ,翻龙虎榜时网页卡成PPT,等把资料凑齐,收盘时间早过了,最后只能随便买一只,结果十有八九第二天低开。

有没有尾盘选股的app?我的3年实操心得

后来我才明白,尾盘选股的核心不是选,是筛。散户缺的从来不是股票池,是快速从3000多只票里筛掉坑、留下潜力股的工具。今天就掏心窝子分享3个我用了两年的实操技巧,全是踩过坑才总结出来的,最后会推荐一个帮我把选股时间从1小时压缩到10分钟的工具,普通散户完全能上手。

第一个关键:先看趋势脸色,别跟大盘对着干

尾盘选股最忌讳逆趋势操作。比如大盘今天明显放量下跌,你非要找个红盘的票追涨,十有八九是主力在诱多。我以前吃过这亏,2023年有天沪指跌了1.5%,我选了只逆势涨2%的票,觉得抗跌就是强,结果第二天直接低开3%,后来才发现是主力借势出货。

现在我学乖了,尾盘选股第一步先看大盘情绪。不用自己分析K线,直接看两个数据:一是大盘情绪分(0-100分),60分以上算情绪不错,适合轻仓试错;80分以上可以稍微大胆点。二是目标股的短期趋势评级,比如我常用的工具里有个AI趋势功能,直接显示上涨/震荡/下跌,不用自己算MACD金叉死叉——上周四我选的那只票,趋势评级显示上涨,ADX指标也突破25,说明趋势在加强,后来两天果然涨了5个点。

第二个关键:盯着真金白银,别被虚假成交量骗了

散户最容易犯的错是只看收盘价,不看资金流向。比如一只票尾盘突然拉涨2%,但你点开明细,全是小单在买,大单在卖,这就是典型的散户接盘。我2022年就被这种假突破坑过,当时某只票尾盘放量涨3%,我以为有主力进场,结果当晚龙虎榜显示机构净卖出5000万,第二天直接闷杀。

现在我会重点看两个资金数据:一是主力资金流向,最近3日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?净流出超过5000万的票我基本不碰。二是龙虎榜数据,有没有机构或知名游资买入?比如上周我选的那只消费股,主力资金3日净流入8000万,龙虎榜显示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买入6000万,这才敢放心跟进。

这些数据不用自己翻交易所公告,工具里直接能看。比如主力资金流向模块会汇总大单买卖情况,龙虎榜解读还会标注哪些是真机构哪些是一日游游资,省了我至少40分钟翻资料的时间。

第三个关键:摸透市场情绪,别和舆情对着干

股价短期涨跌,80%看情绪。2021年我买过一只医药股,业绩明明增长20%,但尾盘突然跳水,后来才知道当天晚上有篇集采扩围的利空研报提前在股吧流传,我没看到,硬生生吃了个跌停。

现在我学聪明了,尾盘选股一定要看舆情。不是看股吧的情绪化发言,而是看经过整理的舆情报告。比如我会先看舆情评分(0-100分),60分以上算正面,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。上周那只消费股舆情评分85分,标签是强烈正面,报告里提到中秋国庆备货超预期,机构调研纪要显示渠道库存周转加快,这才敢下手。

还有个小技巧:看舆情评分曲线。如果评分从50分突然涨到80分,说明最近有利好消息发酵,值得关注;如果从80分掉到40分,哪怕股价没跌,也要小心——可能有潜在利空没兑现。

为什么现在选股效率高了?因为我用对了工具

说实话,上面这三个步骤,以前手动做至少要1小时:算趋势指标、翻资金数据、整理舆情消息。现在10分钟就能搞定,全靠工具帮忙。我用的是舆情宝,专门给散户设计的,里面的功能刚好踩中尾盘选股的痛点:

- 趋势不用自己分析,AI直接给上涨/震荡/下跌评级,还附带上攻力度(比如强上涨弱震荡);

- 资金流向和龙虎榜数据实时更新,不用自己汇总,主力是进是出一目了然;

- 舆情评分和报告帮你过滤噪音,85分以上的票至少不会踩大雷。

最关键的是,每天有免费额度:3次舆情评分查看、2次趋势评级分析,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试试效果。我刚开始也是抱着免费不用白不用的心态试了试,结果发现比自己瞎分析靠谱多了——上个月靠它选的3只票,2只涨了,1只平盘,没再踩过跌停。

如果你也觉得尾盘选股时间紧、信息杂,不妨试试。直接微信搜舆情宝小程序,或者关注网公众号,每天免费额度够用了,觉得好用再考虑开会员也不迟。

尾盘选股不是赌博,是概率游戏。用对工具,把瞎猜变成有数据支撑的选择,胜率自然就高了。

《有没有尾盘选股的app?我的3年实操心得》由财金股股票知识频道小编撰写,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。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,理财有风险,投资需警慎。

标签: 资金流向   成交量   龙虎榜   选股  
最新文章
热门标签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