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被退市的原因有哪些?如何提前规避?

发布时间:2025-10-04 10:06:43 来源: 财金股小编

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股民,见过太多散户因为踩中退市股而血本无归的案例,真的很心疼。退市对投资者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,一旦股票退市,不仅股价会暴跌,后续想挽回损失更是难上加难。所以今天想结合自己的经验,跟大家聊聊上市公司被退市的常见原因,以及咱们普通投资者该怎么提前规避这类风险。

上市公司被退市的原因有哪些?如何提前规避?

先说说最常见的财务类退市。这也是散户最容易踩雷的类型。简单说,就是公司经营出了大问题,财务指标不达标。比如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,或者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,就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(*ST),如果第三年还没改善,基本就要退市了。还有一种是审计报告出问题,比如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,连续两年也会退市。说实话,财务数据虽然会定期披露,但普通投资者很难从密密麻麻的财报里发现隐藏的风险,等公告出来往往已经晚了。

再就是交易类退市,这个跟股价和交易量有关。比如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,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3亿元,就会触发退市。还有一种是交易量不达标,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低于500万股(主板),也可能退市。这种情况往往是公司已经失去市场关注,流动性枯竭,股价跌跌不休,最后被市场自然淘汰。

规范类退市则是因为公司不遵守上市规则,信息披露出了大问题。比如故意隐瞒重大事项、财务造假被查实,或者公司治理混乱,控股股东占用资金、违规担保金额巨大且未解决,就可能被强制退市。之前有公司因为年报里的关键数据造假,被监管层查出后直接退市,持有这只股票的股民根本来不及反应。

最后是重大违法类退市,这个性质最严重。比如公司涉及欺诈发行,或者信披文件存在重大虚假记载、误导性陈述,情节特别严重的,会被直接退市。还有危害公共安全、生态安全等重大违法行为,也可能导致退市。这种退市往往来得突然,杀伤力极大。

其实说了这么多原因,大家可能会问:这些风险信号我们怎么才能提前知道呢?说实话,作为普通投资者,真的很难全面跟踪一家公司的动态。每天市场上有那么多新闻、公告、研报,我们不可能一个个去筛选,更别说从里面找出关键的风险点了。很多时候,等我们看到监管处罚商誉减值这样的消息时,股价已经跌了一大截,甚至直接被ST了。

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会用舆情宝来辅助分析。作为专为散户设计的工具,它有个风险预警提示功能特别实用,能实时抓取全网信息,一旦发现上市公司有商誉减值风险、被监管处罚,或者股东占用资金这类可能导致退市的信号,就会第一时间生成预警。比如之前有只股票,舆情宝提前一周就提示了监管调查风险,当时很多人没在意,后来果然被立案调查,股价连续跌停。要是早点看到这个预警,至少能提前规避损失。

而且它不光能预警风险,还会从消息面、资金面、业绩面等多个维度生成舆情报告,帮你判断股票的整体情况。最重要的是,普通投资者也能免费体验——每天都会刷新舆情报告、风险预警的免费查看额度,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先试试效果。如果你也觉得自己平时没时间盯盘,担心错过关键风险信号,不妨关注网公众号,或者直接搜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,用免费额度体验一下,看看它能不能帮你提前发现那些退市雷。

投资最重要的是保住本金,规避退市风险就是保住本金的第一步。与其等踩雷后后悔,不如现在就用工具帮自己把好关。毕竟对我们散户来说,用最低的成本提前发现风险,才能在股市里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《上市公司被退市的原因有哪些?如何提前规避?》由财金股股票知识频道小编撰写,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。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,理财有风险,投资需警慎。

最新文章
热门标签
热门推荐